新课改下如何开展数学组内的教研活动
观庙高中数学组 王应峰
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它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只能顺利之潮流而行,否则必然会被淘汰。以现在的教育形式及学生特点,如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难得学生的认可,更难取得所谓的业绩,教学上步履维艰。因此,我本次发言的主题是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数学组内的教研活动,介绍我们数学组在新课改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借此机会与各位同志探讨并诚邀各位进行批评和指正。
一、经常组织组内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及内容进行学习与认识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建立“注重基础,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我的理解就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还必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组内的老师都有极高的热情,对新课改必要性的认识比较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都停留在学生积极参与上,只有具体的形式没有内容。究其原因是大部分老师不知道怎样做才会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对新课改的目标与要求不是很了解。
二、经常组织组内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学习
现在的教材编的比较好,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突出探索性,注重本质突出应用,淡化计算,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性转变,构建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终身的学习模式,所以在教学中应参透本节教材的目的与要求,尽量不能出现之时不到位或拿捏不恰当的现象。这需要同级段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形成共识再上好课。
三、 经常组织组内教师开展课堂模式探讨
严格的讲教学没有固定模式的,但是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模仿与探讨交流。我们组内经实践与探讨形成两种模式:问题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有:课程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形成矛盾,其次成绩压力与教学短期行为的矛盾,再者学生的基础与教师想象的矛盾。
四、 形成评价一节数学课好坏的标准
评价数学课好坏的标准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会更好促进新课改的进行,促使教师水平的进一步的提升。现阶段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应参照新课改制定。我们数学组经过讨论形成以下评价标准:首先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理解知识,因为学习是学生的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其次是否坚持过程教学,及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去体会知识的形成的艰辛及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知识的正确性及问题启发性,这是课堂延续的主要动力。
以上是我们数学组新学期的一些做法,敬请各位同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