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传统、落实课改精神
——高一、二文综组新课改实践初探 肖世伟
2008年以来,河南省在普通高中教学中开始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号角的呼唤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校师生转变办学观念,落实新课改精神,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办学模式,借新课改之势,实现观高发展的新跨越。为此,学校多次组织老师学习课改理论,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我们文综组各科老师都积极响应,认真落实,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课改新模式。我们的实践是:
一.掀起课改风潮,转变教学观念
为切实落实课改理念,我们文综组立即在教研会上提出具体的教改要求:
1.新课标下,教师的“教法”怎么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少;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苦……等,这样的课堂效率低、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满堂灌是废课,一言堂是无效课”的口号,要求教师要转变角、正确定位。老师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者,应是教学的设计者、导演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教学走过的管理者、激励者、教学之后的反思者、研究者。在每次教研会的评课上,都从课标的角度审视一节课成功与否。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认真的落实“四精”、“四必”,实行精细化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精备、会讲、巧练、善评”科学构建高效课堂
2.新课标下学生的“学法”怎么改。要求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到“主动”、由“学会”到“会学”。为此我们分别成立了学科学习小组,形成多问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摘错、摘抄、试卷整理、预习、巩固、思考等多种习惯。
二.落实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改理念指引下,我们组各位同仁互学共研,达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共识,为此我们有以下认识:
1. 坚持以学案教学为载体。学案、教案一体化,并要求编写系统、科学、规范。
2. 坚持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发挥集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个人复备中,重点研究学生、备学生
3. 课堂组织灵活多样,注重课堂艺术。我们重点强调语言艺术和提问艺术。课堂语言组织上提出“趣味”文综课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艺术上要求多设计引导式提问、分层次提问、启发性提问。
4. 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设疑、自主解决、共同探讨。同时要求学生是主体,但并不是给学生绝对的自由,一切都应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要讲究实效。
三.加强校本教研、扭转教学方式
我们组同仁在每周的教研会上都提出新课改话题,大家共同学习、相互探讨。改变评课标准,要求评课体现课改精神,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审视和评价课堂教学。教研会上每位同志都要发言、民主评议、互相帮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和谐发展。
四、发扬优良传统、做好新旧理念交接
长期以来观高文综学科一直在全县具有较好的教学理念,成绩名列前茅,因而我们在课改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优良教法。
我们认为我们以往的教学中的学案教学、师生互动、知识讲解细致等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仍然有较好的效果,必须发扬,更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倡导教师多学习、多反思,提高自身教研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加强教师自学方面,学校领导多次强调,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强调教师要多反思,提出“反思三年成名师”的口号,我们文综组各位同志积极响应学习理论、探讨教法、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高一、二文综一些浅显的做法,若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指正。今后我们将以现有课改成果为基础,发扬优良传统,落实课改精神,为观高的新发展新跨越做出我们的贡献。